關.jpg  
<玉皇育德真經>

 

每至誠讀誦一部《玉皇育德真經》,上天以五功賜記)  

淨香讚

清香燃熱。煙傳三界。氣通寰宇。直透九霄。

鐘鼓磬音。震攝神人。萬神朝禮。群仙會聚。

佛聖衛護。心香感應。

至心皈命禮  南無清心明菩薩摩訶薩(三稱)

淨水讚

水透天下。包納萬類。淨灑五蘊。洗滌貪嗔。

明清水德。七分蓋全。人身七分。地容七成。

造就生命。滋潤大地。長養萬物。心清氣朗。

至心皈命禮 

南無淨塵革心大天尊(三稱)

淨身業真言

身行端莊。行住坐臥。四大威儀。造作良善。

勸非止邪。普傳聖教。正法通民。修心去劣。

重振人品。無憂自在。善結良緣。通達人際。

神人感通。至心皈命禮 

玄靈高上帝(三稱)

淨口業真言

口傳善語。教化群迷。正法流傳。舌燦蓮華。

代天宣化。運轉法輪。理諦清明。鸞門興禮。

軟語相往。紛爭驅離。

至心皈命禮 玄靈高上帝(三稱)

淨意業真言

心清靈明。性德昭然。無憂少惱。逍遙清靜。

心容良諫。親聖近賢。動念清白。首憂天地。

普憫萬民。修心養性。教示道真。

至心皈命禮  玄靈高上帝(三稱)

開經偈:

真經勤誦福綿延祿壽增長似湧泉

有人助印育德經生生世世保康寧

若為父母求延年皇天不負孝道人

若為兒女禱安然勤持自然心泰然

若為先亡求冥福不勞紙錢多費辛

莘莘學子求功名農工商註其名

若在居家謀和合育德感應家門興

修行學道唸真經迷去覺來獲超然

至心皈命禮  玄靈高上帝(三稱)

修身養性德、凡夫做聖真、千秋忠孝明。

護國正佑民、廉節保身符、萬毒能不侵。

迷人背道行、家道怎昌隆、若身居高品。

國頹禍黎民、仁義傳天下、禮治國邦興。

人生不過幾春秋、德留紅塵名芳馨。

接物待人心恭誠、行事有始定有終。

服務人群善緣結、人際和諧樂融融。

為人處事少計較、包容忍讓心清寧。

為人少欲貪可淡無貪少欲心自在

無煩少惱嗔不起三毒全憑德化焉

三毒既清淨五蘊難惹心 五根對五塵

作用皆自然只因少貪執五識不擾人

天佈星羅網日月星斗明普照諸世間

助長益民生地載更多情金銀在其中

山川海河嶽草木利民生長養百類情

涵養福壽延穀米與雜糧非地不長成

天地蓋載恩恭敬出於心  八節禱天地

福祿壽綿延

父精母血身  慈娘懷胎苦  十月生死界

麟兒出胎日  慈母命垂危  父勞不辭辛

為兒女奔波  兒身母照料  洗滌穢污恩

父恩母德澤  我身始長成  尊親順親意

恭敬勝佳餚  在生承膝下  親疾伴左右

親在不遠遊  聯繫慰慈嚴  在外善交友

損益必分明  凡事不計較  與人少紛爭

爹娘心不憂  是為報親恩

手足同根生  兄弟姐妹情  長上照料幼

弟妹敬兄姐  在家和樂融  在學勤用功

長大各獨立  忠貞謀民福  服務人生本

善緣貴人興  打虎賴兄弟  捉賊姐妹情

手足相親愛  莫惹父母愁  家道千秋興

皆憑手足合

家庭欲和合  夫妻定同心  妻以夫為貴

夫以妻為榮  軟語相恭維  包容互體諒

互退一分執  尊重對方意  歧意多溝通

不因細故惱

郎君在外莫風流  出軌亂心惹憂愁

勸君切莫心多花  自惹家庭起風波

娘子莫嫌夫家貧  公婆奉敬似爹娘

夫君辛勤應體諒  切莫鬥氣互不歡

各退一步謀和合  夫妻敬重家庭昌

兒女掌心寶  可愛多嬌容  幼小宜嚴教

善導親子誼  有過必道明  善導善誘示

小過不可寵  教育訓嚴明  尊師且重道

常為擇善友  放縱敗家門  少小檢言行

長大言行規  只因家教嚴  明白善惡根

兒女出龍鳳  弘法利眾生  教育建奇功

鄰里要和睦  守望相助誼  對面多寒暄

左右常招呼  見面相問好  外出道平安

失火靠近水  防盜賴近鄰  人人好禮儀

地方慶祥寧  人人當遵奉  玄靈諭懇深

眾生信願行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  曰:

修身在齊家  治國重安民  逢災減稅賦

豐收策商營  忠孝廉節德  仁義禮智揚

無論佛仙神  修持不離孝  願爾眾蒼生

聽從玉皇言  人人誠信受  個個勤奉行

忠者  職守崗位  將士盡忠  鞠躬盡萃

文武百官  戒貪禁瀆  百姓學賢

謀事盡力  一切合集  成事在茲

千秋聖道  忠化賢澤

孝者  恭侍父母  隨順尊親  誠奉祖先

禮敬如生  慎終追遠  飲水思源

外出守志  不染賭毒  酒色遠避

財氣淡薄  紛爭退離  親近聖賢

父母譽名

廉者  工程如期  品質菁萃  斤兩不偷

材質精良  程式莫減  非己之物

切莫私取  十方錢財  不敢私用

唯恐果報  餓鬼畜牲  邊地下賤

童叟無欺  清廉自在

節者  守節重義  欲熾敗貞  女不虛華

男不貪色  桃花遠離  非婚媒約

不敢親近  何況曖昧  乃至越矩

謀事如是  盡忠東家  在國忠邦

賣國畜牲  是故節氣  清清白白

仁者  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仁民愛物

萬物護持  修身立德  減少葷腥

慈愛走獸  憐憫飛禽  胎卵濕化

俱足生命  善惡不同  身形各別

持齋護生  修身立德  推己及人

仁心感通

義者  老弱關懷  婦幼扶持  弱勢相助

修身之德  孤寡照料  視同家親

體恤無依  澤益諸困  朋友相交

急難伸援  有緣無緣  義魄寧人

禮者  見面和諧  親陌笑迎  有失道歉

受助言謝  感恩在心  助人莫計

朋友相聚  衣冠整齊  居家方便

衣著勿露  在外端莊  須避不儀

禁菸少酒  檳榔莫喫  有礙莊嚴

智者  知時識務  戒欺求懺  明哲保身

克己復禮  近賢親法  正道修身

遠劣惡友  酒肉避免  近文求學

氣質彬彬  家有餘力  護道運行

與人誠信  益己度人  立德無二

智慧清明

諭示忠孝廉節  仁義禮智之德  雖曰文短意淺

落實可證仙神  待人重在意誠  仁義接物基本

扶傾濟弱助人  老幼扶持無退  老吾老人之老

幼吾幼人之幼  此為修身養性  逢人有過勤勸

正量可化頹頑  煩惱叢生有源  痛苦不斷有因

憂愁無間有自  神傷不捨有障  有煩多惱貪重

痛苦無明嗔深  憂愁不止痴愚  神傷不絕失慧

凡是去貪清廉  心正必能少嗔  慈仁意正少痴

修智開慧身正  三毒清除無憂  三業清淨離苦

眼觀諸境偏正  美色擾人流連  減除女色盼望

收心斂性正己  子曰非禮勿視  非儀多看不該

他人私密不窺  是乃修身立德  耳聞諸音擾神

靡音導引非非  親近正道聞法  心思淨化靈明

子曰非禮勿聽  耳聞八方正音  法樂常伴我心

正音正法震攝  修身養性仙真  宣說正理度人

弘法利生功深  舌鋒猶如利劍  誤人沉淪邪偏

子曰非禮勿言  淨口修身之先  法音常轉弘道

真語引迷入悟  實語導覺超然  正語悟證菩提

兩舌戒慎和合  惡口戒慎無嗔  妄言戒慎無禍

綺語戒慎無災  口傳理諦度人  超證佛仙聖神

身亂舉動無儀  身行舉止務矩  他人之物勿取

而害人心不安  切勿心浮氣燥  勾肩搭背須戒

行為正己化人  暴力有損形象  輕浮難擔重任

子曰非禮勿動  舉止力求正直  修身養德復禮

心正仁民愛物  意正慈悲喜捨  行正以身作則

眾生奉行無偏  能成無上菩提

乾為天來坤為地  陰陽調和萬物榮

閨門教化狀元才  男遵三綱並五常

君正臣忠國盛強  父慈子孝家道昂

夫和妻柔門庭昌  兄友弟恭家旺隆

朋友信實誠團結  女守三從與四德

在家從父顧門楣  出嫁從夫料家庭

夫喪從子圖奮強  男女居家敬父母

出嫁公婆善招呼  姑嫜相處應融和

妯娌相處宜和睦  五穀雜糧養命寶

切莫糟踏削福壽  衣服食物當珍惜

男女富貴勿驕人  亦勿重富來欺貧

乾坤貧窮志莫移  亦勿看高不看低

富不思淫誤人女  貧勿變志賣靈肉

身體髮膚承父母  敗節淫亂辱爹娘

誠勸男女身如玉  一旦暇疵無值錢

男盜女娼地獄因  玉皇勸勉諸男女

有過懺改正當時  福田尚得綿久遠

米穀若常棄  造就餓鬼因  衣服奢華麗

畜牲披毛裘  公物常破壞  所求具不遂

人盜十方財  披毛戴角還  有緣轉人道

勞心勞力償  辛勤血汗灑  眾人嫌鈍慢

十二因緣報  糾纏理難清  持齋修慈悲

放生現悲行  戒殺斷惡念  血光不臨身

刀兵無因緣  人生常如意  顯榮耀家門

東廚司命  灶火烹煮  養身之源  慎勿惡罵

唾溺裸露  瀆犯威儀  溪河泉井  穢污莫入

養身止渴  煮藥調元  切莫損污  山林草木

水土保持  開墾勿過  水土恐失  移山倒海

災禍難測  乾坤有別  勿淫勿亂  外遺男女

未盡親情  邪淫結珠  打胎溺女  罪犯天地

從一而終  萬神拱護  德化乾坤  販賣人口

罪孽深重  骨肉分離  家庭破碎  惡報自召

心勿驕佞  才貌不端  衣食不繼  應深懺悔

前生不修  慳吝成性  獲諸不具  榮華富貴

所求遂意  前生佈施  勤修福慧  凡諸眾生

見吾真經  信受奉行  福慧綿延

玉皇天尊佈真經  玄靈御示教化民

諭命十方諸法界  三界聖賢及佛仙

萬千土地與城隍  靈官巡視諸世間

功過糾察眾神祇  如實呈報善與惡

優劣是非記分明  眾生興謗及詆毀

譏人讀經笑愚迷  准爾諸神降災厄

淪落幽冥出無期  畜牲三途多纏身

有人懺悔勤修善  修身立德改前愆

准赦業愆度為人  正法依循悟真諦

同證菩提往西方  若是心無諸罣礙

清淨無為真自在  諸天淨土諸世界

任憑逍遙做佛仙

虔誦真經  諸天感通  福內諸求  如願亨通

虔誦真經  功深果碩  修身立德  衛護登天

虔誦真經  功名深耕  開智彰慧  金榜題名

虔誦真經  求嗣添丁  男獲莊嚴  女得威儀

虔誦真經  消災解厄  四時減災  八節多慶

虔誦真經  乾坤求緣  撥轉紅鸞  善結眷屬

虔誦真經  農耕辛勤  風調雨順  穀物豐收

虔誦真經  結交益友  人際純良  福祿禎祥

虔誦真經  父母延齡  福壽康寧  可釋奇殃

虔誦真經  德蔭子孫  五代同堂  賢廉節義

虔誦真經  官司不臨  牢獄遠離  貴星常隨

虔誦真經  獲諸端正  女轉男身  福祿壽全

虔誦真經  大千紅塵  干戈不興  國泰民安

虔誦真經  十魔不侵  天罡地煞  掃除邪氛

虔誦真經  邊地不生  遠怨戾軍  捨下賤身

虔誦真經  修身養性  代天宣化  果證瑤天

虔誦真經  超凡入聖  各方淨土  獲不退轉

虔誦真經  如沐春風  心曠神怡  靈慧清明

虔誦真經  威儀不缺  人天衛護  勢如破竹

虔誦真經  鄰里吉祥  地方光明  國家興盛

收經偈

玉皇天尊造真經  勸君真經多朗讀

心如明鏡蓮出污

倫理道德已闡明  三綱五常明白述

修仙學佛做聖賢  理諦信受勤奉行

任憑用功坐蓮台  直顯菩提證仙鄉

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九稱)

白話文直解

末學非常推崇鸞門這部經典"玉皇育德真經"

今就小小淺見做白話解義

讓網路各位先進前輩更深入了解仙佛之苦心

修身養性德、凡夫做聖真、千秋忠孝明

修是指修正世人的貪慾、嗔怨、癡迷、傲慢、遲疑等等,

不良累世習性以修身養性,培養世人的德性,使德性教育落實在其人格當中。

以學做聖賢為起步功夫,先完成德性修養,再來達成聖賢境界,

在《玉皇育德真經》提及:「修身養性德,凡夫做聖真。」

諸佛菩薩,五教聖者賢人,都是由紅塵俗世脫穎而出,

雖然俗世常聽到有歸隱山林且不問世事者輩出,

卻不能保證這些隱居之人修身立德的境界,果真能德高深重;

因為境界尚未現前之故,許多人將生活簡單樸素而飲食清淡,

便誤認為是修身行道之功夫到家,孰不知這些只是修行的入門功夫而已。

佛云:「佛法不離世間法。」修行須向內心度,身外境界五方八門,

各行各業亦各有其甘甜苦澀,修行之人,未經過逆境之洗滌,

很難知道其人修行之火候究竟是深是淺!自古以來,

居士們之德深行重者大有人在,縱使有諸般逆境與不如意事之經常現前,

仍能心如止水,絲毫不受逆境所影響原本平靜的心及日常生活運作

佛云:「佛法不離世間法。」修行須向內心度,身外境界五方八門,

各行各業亦各有其甘甜苦澀,而修行之人,未經過逆境之向背,

甚難明曉其人修行之火候究竟是深是淺!自古以來,

在家居士們之德深行重者大有人在,縱使有許多不順的事物

與不如意事之經常現前,仍能心如止水,絲毫不受不順的事物所影響

原本平靜的心及生活,身心皆能隨遇而安,

絲毫不逃避應負的責任,亦不多做抱怨,

只希望能將一切人事物做一個最圓滿的處理,

雖然遭受到惡劣人士所牽連,亦能予以包容及歡喜心的接受境界。

當境界現前時,總是在心中這樣告誡自己,吃虧就是佔便宜,

所以不容易抱怨及憤怒。

因為「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就因為非常明白因果及因緣,及生活於紅塵俗世中

因緣果報的真理不昧原則,對一切生活上所發生的人事人為之變化,

縱然有非常多不如意的人事物產生出來,

亦能樂於接受它,這才是真功夫的展現,

因為「抱怨及生氣」負面情緒,根本解決不了任何事情,

也改變不了已發生的事實,但是也能以正向但不消極的心理模式去看待

讓身心於每一個時刻,皆能保持「輕安自在」。

佛菩薩因為教育世人,將本身已悟覺之體會經驗,

帶給世人永久愉悅的佛法,全部傾傳授給世間人,

並且方法盡佈於八萬四千法門之中。

縱使是凡夫,也能悟徹原來本性,而能以身作則,

改變自己去影響周遭的有緣人,不因為自己是凡夫而放棄自己,

看輕自己正所謂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下回直解

護國正佑民、廉節保身符、萬毒能不侵


 出處:台中豐原寶德大道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宇宙無極聖天廟 的頭像
    宇宙無極聖天廟

    仙宗崑崙派 天曹普渡盤 台中 大雅 宇宙 無極 聖天廟總道場

    宇宙無極聖天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